中药学论文_基于肠道菌群探讨参苓白术散改善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文章摘要:从菌群紊乱及慢性炎症角度探讨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 SLBZP)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0只LZ(Lean Zucker)大鼠为正常组,40只ZDF(Zucker diabetic fatty)大鼠随机
文章摘要:从菌群紊乱及慢性炎症角度探讨参苓白术散(Shenling Baizhu Powder, SLBZP)防治肥胖2型糖尿病的作用机制。10只LZ(Lean Zucker)大鼠为正常组,40只ZDF(Zucker diabetic fatty)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以及参苓白术散低、中、高剂量组。从5周龄开始对应灌胃超纯水及不同剂量的参苓白术散水煎液,每周监测体质量、血糖等基础指标,9周龄时取粪便及肠内容物进行16S rRNA测序及代谢组学测定,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生化指标,ELISA检测血清胰岛素,芯片检测瘦素及炎症因子。参苓白术散能够减轻ZDF大鼠体质量,显著降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改善血脂水平(P<0.05)。9周龄时,模型组大鼠中Anaerostipes、Turicibacter、Bilophila、Ochrobactrum、Psychrobacter和Prevotella显著下降,而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可以有效上调上述这些菌属的丰度;模型组Acinetobacte、Lactobacillus、Roseburia和Staphylococcusc显著上升,参苓白术散高剂量组可以明显下调其丰度。此外,4-hydroxyphenylpyruvic acid、phenylpyruvic acid、octanoic acid、3-indolepropionic acid、oxoglutaric acid、malonic acid、3-methyl-2-oxovaleric acid和methylmalonic acid为具有显著差异的肠道菌群代谢物。同时,参苓白术散可以显著降低游离胰岛素和胰岛素抵抗水平及大鼠的瘦素抵抗,以及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 IL-1β)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 MCP-1)水平,可见参苓白术散能有效缓解大鼠全身慢性炎症。参苓白术散能够调节肠道菌群及代谢物,缓解机体全身慢性炎症,控制肥胖,防治2型糖尿病。
文章关键词:参苓白术散,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慢性炎症,
项目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81730111),
论文作者:张栎婧1 战丽彬2 杭天怡1 罗金童1 赵春燕1
作者单位:2. 辽宁中医药大学中医药创新工程技术中心
论文DOI: 10.19540/j.cnki.cjcmm.20210907.401
论文分类号: R285.5
相似文献:夏枯草提取物对2型糖尿病ZDF大鼠肝糖原代谢的影响.....作者:田硕,刘铜华,孙文,吴丽丽,秦灵灵,侯毅,董笑克,乐海波,洪明昭,刊载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基于AMPK/ACC信号通路研究夏枯草提取物调节ZDF大鼠脂代谢的机制.....作者:田硕,吴丽丽,张卫华,董笑克,韩艺凡,洪明昭,刊载期刊:《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酸枣仁水提物对焦虑大鼠症状的改善及其对肠道菌群的影响.....作者:屈婉,刘硕,朱华伟,陶倩,闫鹤,刊载期刊:《现代食品科技》尖叶假龙胆对酒精性肝损伤大鼠的保护作用.....作者:胡晓阳,蒋皓,邹尚亮,张双良,刊载期刊:《中医药信息》黄连素对冠心病大鼠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保护机制研究.....作者:曹雪明,朱娜,刊载期刊:《中医药学报》人参总皂苷调节非酒精性脂肪肝病大鼠糖脂代谢紊乱机制研究.....作者:阮君,肖铁刚,陈珺明,孟胜喜,宋海燕,王兵,刊载期刊:《中华中医药学刊》盆痛灵灌肠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大鼠疼痛行为的影响及其机理探讨.....作者:付金荣,朱姗,徐英,沈宇凤,温欢欢,吴诗玮,刊载期刊:《中医药学报》高效液相-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分析六神丸在大鼠肝脏中代谢的砷形态.....作者:陈吴越,崔欣语,周昊言,王佳佳,周婧,吕翔,马宏跃,刊载期刊:《中医药信息》四君子汤对急性放射性肠炎大鼠肠道功能、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和白介素-33表达的影响.....作者:张琨,康纯嘉,刊载期刊:《中医药信息》动脉粥样硬化(气滞血瘀证)病证结合大鼠模型的研究.....作者:郭文鹤,黄娜娜,张晓亮,李晓宇,张家祥,齐晓甜,孙蓉,刊载期刊:《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相关文章:中药资源大数据的应用与实践——以内蒙古地区为例.....作者:李旻辉
文章来源:《实用糖尿病杂志》 网址: http://www.sytnbzz.cn/qikandaodu/2021/0907/1503.html
上一篇:
外科学论文_脊柱裂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下一篇:
内分泌腺及全身性疾病论文_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